-
真评实据 | 冬奥冲刺 谣言当止11-01
大家好,我是真真,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卡通形象大使。 (平台小编觉得我的出场白有点儿俗套。其实,我是人俗话不俗,呃不对……是话俗人不俗。) 言归正传。 对于某些谣言,我真的是看不下去了,真想……
-
“鲁迅日记称发薪逛琉璃厂”?纯属杜撰10-28
今年是鲁迅先生逝世85周年。近日,网络上流传了一则所谓“鲁迅日记”的截图,称其“发薪日逛琉璃厂至怡红院消费”,颇为夺人眼球。有网民向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求证,该日记是否属实。 经中国互联网联合辟……
-
戳穿谣言,致敬先烈,红军长征不容污蔑!10-26
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5周年。85年前,红军将士视死如归、一往无前,以必胜的信念创造了气吞山河的奇迹。历史不容篡改,先烈不容污蔑!今天我们更要缅怀先烈壮举,沐浴长征精神,以求真求知之心戳穿相关谣……
-
盘点9月热传谣言:秋意渐浓,谣言也该凉凉了10-08
9月秋意浓天渐凉,添乱的谣言也是时候凉凉了。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盘点9月网络热传谣言,集中辟谣,澄清谬误。
-
盘点8月热传谣言:警惕谣言蹭热点09-03
8月以来,疫情、奥运、“双减”政策……无一不牵动网民情绪,网络谣言趁“热”来袭,借机混淆视听。
-
疫情严峻当下,警惕这些谣言误导公众08-18
病毒载量更高、传播能力更强、传播速度更快的德尔塔新冠病毒近期引发新一轮疫情,呈现“多点发生、局部暴发”的态势,我国疫情防控形势再度严峻起来。 与此同时,一些本已“销声匿迹”的涉疫伪科普谣言,也借机……
-
夏季雷雨天高发,这些传言不可信!08-11
夏季以来,我国多地暴雨雷电天气不断,汛情形势严峻。台风、雷电和暴雨等极端天气,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安全息息相关。雷雨天气频繁来袭,一些人对于饮用水源、电动汽车充电桩和手机等用电设备的安全使用提出了疑问。……
-
新冠肺炎疫情科学流言榜发布08-11
-
东京奥运来了!这些奥运冷知识知道吗?07-23
几经波折,疫情之下的东京奥运会终于拉开了帷幕! 自1896年雅典奥运会成功举办以来,现代奥运会已走过了一百多年。作为最为隆重的体育盛会,奥运会一直吸引着全球炽热的目光,但一些有关奥运的冷知识你却未……
-
击破谣言!让吃瓜群众吃得放心07-20
炎炎夏日,何以解暑?当属西瓜,但一些关于西瓜的传言,让吃瓜群众吃起瓜来不免有几分忐忑…… 西瓜很甜是因为打了甜蜜素?谣言! 坊间传言,瓜农为了让西瓜变甜卖个好价钱,往西瓜里打甜蜜素增加甜度。这是……
-
夏日防晒这件“大事”,掩藏着这些误区!07-20
“养儿防老?不,防晒才防老”,这句戏谑的话其实很有道理。因为皮肤被紫外线伤害导致的光老化,远超年龄带来的自然老化。而一些看似“正确”的常识可能掩藏着防晒误区 1.防晒会引发维生素D缺乏? 事实上……
-
网传“北京、河南试点取消教师寒暑假”?不实!07-09
近日,关于“北京、河南试点取消教师寒暑假”的消息在网上流传。恰逢暑假开启之际,消息引发了老师和家长的广泛关注。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第一时间向教育部相关部门求证,确认“北京、河南试点取消教师寒暑……
-
6月谣言盘点:仲夏酷暑热难当 莫让谣言成热点07-05
-
儿童安全无小事,这些“坑”别踩!06-28
让孩子单独坐副驾很安全?安全牵引绳走到哪用到哪?磁力珠不分年龄都能玩?……事关儿童安全这些“坑”可别乱踩。 让孩子单独坐副驾或抱孩子坐车很安全?统统都不对 一些家长认为,孩子独自坐在汽车后座没法……
-
人命关天!这些燃气安全知识要牢记!06-28
城市燃气是城市居民家庭、公共建筑和工业等使用的气体燃料。我国天然气在城市燃气消费中的比重逐年增加,天然气已成为城市居民的主要生活燃料。 近年来,燃气安全事故呈多发状况。人命关天,防范燃气安全事故,这……
-
酷暑将至,口罩该如何“正确打开”?06-24
天气越来越热,戴口罩让人呼吸不适的感觉日渐增加。接种了疫苗,可以不用戴口罩了吗?为了吸汗,在口罩内侧垫纸巾正确吗?…… 炎热夏天,怎样戴口罩才是正确的“打开方式”,一起来看。 打了疫苗不用戴口罩……
-
关于高考,这几个谣言可信不得06-07
三年奋力,只待最后一跃,2021高考,乾坤未定,一切皆有可能,加油吧,少年!
-
科学认识地震灾害 莫被谣言带节奏06-01
据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测定,2021年5月21日21时48分34秒在云南大理州漾濞县发生6.4级地震,震源深度8千米。5月22日2时4分11秒,在青海果洛州玛多县发生7.4级地震,震源深度17千米。 ……
-
关于这件大事,有些人认知有误06-01
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,我国政府不久前庄严承诺: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,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。自此,碳达峰、碳中和成为网络上的高频热词,这件将历时40年完成的大事,引发全民……
-
侮辱攻击袁隆平院士,多人被处罚!05-25
5月22日13时07分,“杂交水稻之父”、中国工程院院士、“共和国勋章”获得者袁隆平因病医治无效,在长沙逝世,享年91岁。 网民在微博发表侮辱袁隆平院士言论 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5月22日,苏……